• 坯料制备
  • 成型制作
  • 陶瓷装饰
  • 窑炉装烧
烧制技艺——坯料制备,瓷泥加工

  德化陶瓷的泥料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高岭土,大多由专门的瓷土供应商配料调制,主要有以下环节:

  1.粉碎、淘洗

将不同地点采掘来的瓷土矿料,按照一定配比放进石碓中,捣碎至粉末状。各个不同时期采用的粉碎方式不尽相同,唐代是用脚踩踏石碓粉碎瓷土,宋代开始用水力带动水车粉碎瓷土,现代有用机械粉碎的也有采用电力带动石碓粉碎。将粉碎的瓷土粉末倒入淘洗池,进行全方位搅拌,然后进行沉淀。

  2.陈腐、练泥

  将经过反复淘洗的瓷泥堆放进陈腐池,保持湿度,使其发酵、腐熟,增加瓷泥的黏性。这一过程需要半个月以上。练泥是将陈腐池中的瓷泥取出,翻来覆去数遍搅动,在这过程中用力把瓷泥摔成堆,边摔边拍打。用土量少或要精品制作时,则采用脚踩或手工揉捻法进行练泥。练泥是为使泥料均匀,提高泥料的致密度和可塑性。

烧制技艺——成型制作,巧夺天工
   对已制备好的泥料,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其发生形变,变成造型精美、线条流畅的器型,或变成形象逼真、巧夺天工的雕塑工艺品。成型制作主要有手工成型和机械成型两种。
   1.手工成型,有手拉坯、印模、轮制压模、手压模、手捏、雕塑、注浆等成型方式。
   ①手拉坯成型法,是在转动的轮盘上,用手工将可塑泥料拉制成各种形状坯体的方法。
   ②印模成型法,是将泥料放入印模内或将印模制成印盾放在辘轳车上旋转压模。
   ③轮制压模成型法,是将泥料放在特制的轮盘上,利用轮盘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使坯体成型的技法,这种方法主要用来做各种圆形器。
   ④手压模成型法,是用手拿适量泥料直接压入泥制模具内,用手指压实抹平的技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小型器物和装饰附件的印制。
   ⑤手捏成型法,是取适量泥料直接用手捏成型,器物雕塑作品附件多用此法。
   ⑥雕塑成型法,是取泥料揉捏出创作题材的躯干结构,然后用竹子雕刀、铁制雕具等雕塑工具进行各部位造型雕刻成型,雕塑工艺是一种纯手工的艺术创作手法,延续至今。
   ⑦注浆成型法,是将泥料加水搅拌或用陈腐的泥浆直接注入石膏模内,通过吸水、干燥成坯的方法。
   2.机械成型,有刀压、滚压、干压、等静压等成型方式。
   ①刀压成型法,是在轮制压模的基础上,为提高生产效率以柴油机、电动机等机械为动力带动压坯机,进行压模成型。
   ②滚压成型法,是在刀压成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滚压头转动时紧压坯泥成型。
   ③干压成型法,是把泥料干燥,成为粉状并保持一定湿度,投入铜模冲压成型。
   ④等静压成型法,是把坯泥通过干燥塔制成大中小不等的颗粒状粉料,加入粘结剂,送入铜模并用压力机把颗粒压坯成型。
烧制技艺——陶瓷装饰,锦上添花
  通常人们在器型外观加以修饰,在瓷器的素面上加以美化,以此表达内心的愿望、信仰和生活情趣。陶瓷装饰方法很多,各具工艺特点和艺术风格,主要有坯体装饰、施釉装饰、釉下装饰、釉上装饰、釉中装饰等。
  1.坯体装饰
  坯体装饰指以坯体为装饰处理的主要对象,或直接以坯体装饰完成整个装饰需要的方法,如捏塑、篾划、浮雕、堆贴等。    
  ①捏塑,用双手把瓷泥揉捏成条状或块状或球状,而后堆塑成作品造型,再按作品的结构捏塑细节部分构件。捏塑常用于主体造型,以及人物手脚、衣纹、飘带等附属部分的制作,用双手精心制作,有时配以竹子雕刀。
  ②篾划,采用竹篾片作笔,在坯体上直接划成各种花纹装饰,手法轻快简练,自如豪放。上釉烧成后,划纹釉色较深,纹样明显。
  ③浮雕,采用雕塑手法制作,使花纹图样高浮于器物表面的一种装饰。明代象牙白产品多款式的梅花杯、笔筒、香炉、花瓶、茶壶等均采用浮雕装饰,清代以来继续使用,增强装饰图案的立体感。
  ④堆贴,又称捏花,是德化白瓷早期一种传统装饰手法,先用模具或手捏的附件,如花卉、兽首等,堆贴于坯胎主干上,而后进行修整成型。多应用于陈设艺术瓷。至今凡带有捏塑瓷花的花篮等产品,各种花卉挂壁的花蕊、枝叶也用粘贴发制作,花形多变,花片似绸,形态逼真。
  ⑤通花,又称透雕、镂空,是以雕刻为主的装饰手法,用竹子或金属雕刀在成型的坯胎上画出图案,再用薄而尖的刀片透刻,通去不需要保留的部分,制工极其精细。
  ⑥刻花,花饰为阴刻线条,花饰与器身平面一致,上釉烧成后,划纹被釉填平,易于洗涤,不积污垢,花纹清晰。其适用性广泛,尤其餐具等日用瓷的连方、勾草、花卉图案装饰等更为适用,
  ⑦剔花,在已绘好图案纹饰的瓷胎上,将花纹以外的部分用刀剔除,露出素胎,使花纹凸起,有如浮雕。烧成后露出洁白纯净无光的胎质,与高洁晶明的釉光形成对比,产生独具一格的装饰艺术效果。
  ⑧印花,刻有花样图案的模具与坯体一次性印压而成,花样、规格一致,简便快捷,能够大批量生产。
  2.施釉装饰
  施釉装饰是在瓷器的表面施以一层釉料,或称釉水。施釉在德化俗称“上釉”“蘸釉”。按照坯体的不同分为生坯施釉和素坯施釉,在操作过程中应根据坯体的大小、厚薄、结构和釉料的性能,分别选用蘸釉、浇釉、泼釉、搪釉、刷釉、喷釉等施釉方法。
  德化传统的釉浆分为土釉、灰釉两种。土釉是以瓷石为单一配方的釉料,灰釉是瓷石配以石灰石、草木灰的混合釉料。按釉面特征,有透明釉、乳浊釉、色釉、光亮釉、无光釉、亚光釉、结晶釉、砂金釉、纹片釉、珠光釉、艺术釉、釉画等。
  3.釉下装饰、釉上装饰、釉中装饰
  ①釉下装饰,俗称釉下彩,是利用釉下彩料通过各种装饰技法在生坯或素坯上进行装饰,然后覆盖上透明釉或半透明釉,再经高温烧制而成。釉下彩绘主要品种有青花、铁锈花、釉里红、釉下五彩、贴花、印花喷彩、刷花等。其中釉下青花是我国陶瓷装饰中珍贵的传统艺术,主要以氧化钴作为呈色剂,在坯体上进行描绘浑染,再施透明釉后入窑烧成;釉下五彩是以各种釉下色料在泥坯或素烧坯上绘画,然后再施釉后入窑,高温一次烧成。
  ②釉上装饰,俗称釉上彩,是指在烧成后的制品釉面上进行彩饰加工的方法。通过彩绘、贴花等方法加彩后进行低温彩烧。德化瓷釉上彩绘装饰技法主要有古彩、粉彩、新彩、点釉、电光彩、喷花、印花、贴花、镀钛等。
  ③釉中装饰,俗称釉中彩,是指装饰的色彩处于釉层中,在施底釉后的坯品上或釉烧制品的表面进行彩饰,后施薄层面釉,再与坯品一次烧成或低于釉烧温度下进行二次彩烧,烧成后材料渗透到釉层里面,冷却后釉面封闭,形成釉中彩。 
烧制技艺——窑炉装烧,羽化成瓷
  1.窑炉
  窑炉是泥坯经过高温烧成瓷器的重要设施,德化自商周时期开始使用窑炉烧制瓷器,结构独特,烧成技艺自成一体,品质超群。宋代拱窑师傅林炳被尊称为“窑神”,一生潜心窑炉营造技艺研究,并不辞辛劳传授窑工筑窑。后来应邀前往江西传授技艺,仙逝异乡。经考古发掘,德化窑历史上存在三种典型的窑炉类型,即龙窑、分室龙窑和阶级窑。
  ①龙窑,德化民间称“蛇目窑”,是德化窑古代烧制瓷器最主要也是最早的窑炉类型。一般依山势斜坡而建,从下往上看,形似一条从天而降的飞龙,又如蜿蜒于山坡的长蛇。其长度一般20-60米,由窑头、窑室、窑尾三部分组成。窑头有火膛、灰坑,窑室分若干节(方言称“目”),每一目的两侧设有窑门,作为装炉、出炉通道。窑门旁筑有护窑墙(方言称“窑乳”),设有投柴孔和火眼,投柴孔用于投柴加温,火眼用于放置温标或火照,以观察确定炉内火候。窑尾设有挡火墙,底下有一排通烟孔,通往烟囱。烧窑时,利用前低后高的高度差,使火焰自然上升,不断向后、向上推送传递,在热浪上升过程中充分利用余热。龙窑因结构简单,容量大,升降温快和流速快,可以营造还原气氛,使窑腔内温度分布较均匀,故败窑少,成品率较高。
  ②分室龙窑,德化民间称“鸡笼窑”,是龙窑向阶级窑过渡发展的一种窑炉结构,每一窑室均单独券顶,顶部像蛋壳或馒头,外观造型活像连在一起的一个个鸡笼。在龙窑的基础上,增大体量,窑室隔间分室不分级,也有窑头、窑室、窑尾三部分,窑头有火膛,窑室两侧有护墙。鸡笼窑出现在德化制瓷业蓬勃发展的宋元时期,装烧量远大于龙窑。1976年发掘的屈斗宫窑是宋元之际使用的分室龙窑的代表,是典型的倒焰窑结构。
  ③阶级窑,又称“大窑”,始建于明末清初,依山而建,坡度通常在10-15°之间,一般由3-9个窑室组成,窑底平坦,后间窑室比前间稍高,形成一级级台阶,窑室内阶从九级到几十级,高度从2米多到4米多,规模庞大。阶级窑的筑窑技术在明清时期传入日本。清代以来,日本人一直把德化窑视为“串窑的始祖”。1907年,日本人北村弥一郎在考察完德化窑窑炉后,认为“德化的窑和日本的窑即使在构造上有点不同,样式却是完全一样的。如果日本的窑是从福建省引进的话,德化窑应该是其源头。”日本古陶瓷专家铃木巳代三在《窑炉》一书中这样写道:“一般所说的串窑,系指砌筑于地面上并向上倾斜的窑,此型式的窑也有隧道型及连室型两种,而两种均称作串窑。日本则仅将连室型的成为串窑,概为间接的从中国福建省流传过来的,福建省的德化窑估计为串窑的始祖。”
  2.装窑
  窑工在坯胎制作、晾干、施釉后,将瓷坯一件件地装入窑炉中备烧,此为装窑。这是这个烧制过程中又一道至关重要的工序。
  装窑时前要检查窑炉,特别是窑壁的完整度,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并把窑内打扫干净,窑底用土垫平,撒上一层瓷土砂或谷壳灰,或用固定的匣钵做窑底。按照器物造型和采用窑具的不同分为叠烧、对口烧、正烧(匣钵烧)、套烧、覆烧、支圈烧、垫饼烧等。
  以匣钵为例,匣钵在装窑中非常重要,每一柱底部要装几个以前烧过的完好的熟匣钵,新匣钵放在上面。匣钵口通常一边高一边低,分别为硬口和软口,装成柱时要转动调整,硬口和软口对正装直。同一窑中价值较低的产品装在窑头(即“冷目”),或装在柱底的匣钵里;价值高的产品装在较好的窑位,即窑内的主体空间。
  装窑是体力活,从古至今较少受人重视,然而装窑却大有学问,贯通着诸多科学原理,比如窑温在升高之后,受器物和匣钵的影响,四周的匣钵柱会产生微微的倾斜。所以,装窑时就必须注意,下部要装正,上部逐渐向中心稍微倾斜,才可防止高温造成倾斜以致倒塌,同时为确保高温下的稳定性,各柱与柱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隙,并且缝隙要均匀,不够平稳的匣钵柱需用碎匣钵片塞紧稳固。
  3.烧成
  又叫烧窑,是烧制过程中又一重要环节。装窑完成后要用窑砖和泥土浆把所有的窑门、投柴孔、温度观察孔都封好,即封窑。封窑后可挑选好时辰点火烧窑。
  点火前,窑主就要根据窑炉结构确定所需燃料,古代德化窑烧制使用的燃料主要是以松木、松枝为主,辅以杂木。松木含有松脂,燃烧时火力大,温度高。传统龙窑、鸡笼窑、阶级窑都采用松柴为燃料。点火前,窑主还要遵循民间烧窑传统习俗,举行仪式祭祀土地公和窑坊工。
  德化传统的窑炉按烧成气氛不同可分为还原焰和氧化焰烧成两种。据考古资料分析,德化唐宋至元中晚期,多数窑炉采用还原焰烧成;元末以后,大量出现氧化焰烧成。
  还原焰是不完全燃烧的火焰,窑中一氧化碳和氢气多,没有或者游离氧存在。还原焰能使坯体内的三氧化二铁(Fe2O3)得到充分还原变为氧化亚铁(FeO),变成青色,消灭瓷色发黄的现象,因此在日用瓷的烧窑过程中,多采用还原焰烧成。氧化焰是指燃料完全燃烧的火焰,有大量空气供给,窑中的氧气充足,一氧化碳较少,为了使坯中水分及一切有机物都蒸发和挥发排出,使坯体得到正常的收缩,所以在烧窑过程中必须有氧化焰阶段。极少
  烧窑从窑头火膛开始燃烧,小火持续7至8小时预热。然后开始加柴,大火燃起,窑温即刻开始升高,约3至4小时后,烧窑师傅从观察孔勾出温标(又称“火照”,俗称“照子”),检查窑内的温度和气氛。一旦确认胎釉已经达到正烧,即窑头停止加柴,只投细柴烧小火,并开始打开第一窑室投柴口,从投柴口加大火力,等到第八间窑室达到温度后,第一窑室停火,移烧第二间窑室,以此类推。
  烧窑过程中,决不能让冷空气进入窑室,器物接触冷空气会突然爆裂,所以在逐节往上烧的时候,窑头要不断添加松枝烧小火以保护温度。整个烧窑时间,秋冬时节窑内干燥,水分少,烧成时间可缩短至22小时左右;春夏季节窑内潮湿,水分较多,烧成时间需增至30小时左右。
  烧窑过程的每一道工序和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烧窑工匠长年累月的经验总结。
  4.出窑
  出窑是窑工们辛勤付出、无比期待的时刻。烧窑停火后,冷却时间大约需3天,即停火3天后方可开窑出瓷。出窑时需要先从窑门四周的匣钵开始,而后将投柴沟后的一排匣钵柱出窑。匣钵的出窑顺序一般是由上向下取,双手要配合好,以防止旧匣钵破裂导致器物掉落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