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11114-2500-2023-00008
- 备注/文号:德农函〔2023〕20号
- 发布机构:德化县农业农村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3-06-02
德化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德化县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022号建议的答复
张跃智等3位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增加村财收入的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们一直以来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大力支持和关心。近年来,我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消薄倍增”行动,推行“扶持资金入股龙头企业享受分红”、“资源入股发展旅游”、“产权流转发展农林业”、“发展光伏项目促增收”、“整合资产抱团发展”五种模式,出台一系列村财创收政策,加大资金帮扶力度,多渠道筹措专项资金1.49亿元,2022年底,全县191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村新增12个,占比达10%。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强化政策保障。统筹抓好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扶持工作,先后出台《德化县发展壮大薄弱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方案》《德化县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德化县“百万村财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二是坚持县级统筹,抱团联合发展。坚持“县乡统筹、抱团发展、市场化运作”思路,形成规模效应、集聚效应,促进村级集体经济融入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之中。如:推动建设全市首个进城党群城市家园,将城市家园沿街及沿溪店面资源统一打包,采取社会化运作模式,引进优质企业和推介平台,引导68个薄弱村筹集资金1079万元入股,每年可增加村财收入70.135万元。按照“县级统一运营、村级集体受益”的方式,协调76个村筹集资金3390万元抱团投资入股德化县城市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每年可增加村财收入220.35万元。利用信用联合社股份扩股改制机会,协调58个村投资1708.5万元,抱团购买县信用联社股份,年回报率达15%。
三是挖掘资产资源,释放发展潜能。积极盘活村级闲置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闲置资源的最大效益。如:杨梅乡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利用闲置中小学校舍改造建设“忆初心党性教育基地”,下辖7个村筹集资金380万元入股德化县红色文化教学培训有限责任公司,配套建设扶枫林知青生活体验馆、林氏家风家训馆、丁荣生态多样体验、云溪传统村落等现场教学点,通过承办各类现场教学、提供特色餐饮、住宿等,年收益达10%。
四是强化村企共建,互促共谋发展。构建“村企共建、以企带村”格局,以可支配的资产资源作价入股、资产托管、租赁、承包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与社会资本合作,参股国企、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发展农村混合型经济,实现“村企共赢”。如:上涌镇17个行政村筹集资金209万元,投资入股银夏公司,每年可增加村财收入16.72万元。葛坑镇6个行政村筹集资金320万元,投资入股辖区优质企业福建誉隆石英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可增加村财收入32万元。桂阳乡5个行政村筹集资金222.5万元,投资入股德化县大坪山瓷土矿有限公司,年可增加村财收入17.87万元。借力“百企帮百村”行动,龙门滩镇辖区内的海峡铜业等6家企业对口帮扶龙门滩镇霞碧村等6个村,通过筹集资金130万元入股企业分红的形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26万元。
2020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德化大城关提质扩容”“建设共同富裕的山区范例”定位要求,依托德化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在城郊区规划土地面积28.2亩,规划建设乡村振兴创业园,统筹协调18个乡镇、141个村(社区)筹集资金6602万元,按照年固定收益率6.5%享受分红,打造进城党群城市家园升级版,实现“村集体+国企”收益双赢,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我局将积极向上争取村集体经济扶持资金,为村集体争取更多的源头活水。
今后,我局将继续抓好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进一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分管领导:肖玉传
经办人员:林亮清
联系电话:23522733
德化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2日
(此件主动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