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11912-0100-2023-00003
- 备注/文号:铭政〔2023〕11号
- 发布机构:大铭乡人民政府
- 公文生成日期:2023-03-17
铭政〔2023〕11 号
大铭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德化县大铭乡
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
各村委会,乡直有关单位:
为确实做好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根据上级自然资源部门和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以及《德化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德地防〔2023〕1号),制定细化了《德化县大铭乡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贯彻落实。
大铭乡人民政府
2023年3月17日
德化县大铭乡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认真贯彻执行省、市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和《德化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德地防〔2023〕1号)精神,落实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科学有序、高效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充分调动各村、各中心(站、所)防灾抗灾工作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有效地做到“不死人、少损失”,确保大铭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我乡地质灾害调查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概述
大铭乡位于德化县西部,闽南游览名胜九仙山的西侧。乡人民政府驻大铭村,海拔820米,距县城35公里。全乡土地总面积76.4平方公里,下辖7个行政村,共有50个自然村落,53个村民小组。至2022年底,全乡总户数2168户,总人口7100人。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境内交通方便,通讯便捷。
根据对乡所属各行政村进行地质灾害实地调查,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14处,房前屋后高陡边坡51处。在调查过程中对受灾户规定了具体防治、监测措施和应急办法。
二、2023年气候趋势展望
(一)气温
1.冬季(2月):预计平均气温偏高0.1~0.5℃。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可能出现阶段性强降温过程。相对偏冷时段出现在:2月7~8日、13~16日。预计极端最低气温,中北部-4~-2℃,南部-2~0℃。
2.早春季(3~4月):预计平均气温16.2~16.6℃,偏高0.1~0.5℃。3月下旬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过程,不利于春播,但出现大范围“倒春寒”天气的可能性小。
3.雨季(5~6月):预计平均气温23.3~24.2℃,偏高0.1~1.0℃,出现“五月寒”的可能性较小。
4.夏季(7~9月):预计平均气温25.8~26.3℃,偏高0.5~1.0℃;乡镇中出现≥35℃高温日数偏多;极端最高气温偏高。
5.秋季(10~11月):预计平均气温18.2~18.6℃,偏高0.1~0.5℃。
(二)降水
1.冬季(2月):预计总降水60~80毫米,偏少1~2成。
2.早春季(3~4月):预计总降水量200~250毫米,偏少2~3成。
3.雨季(5~6月):预计总降水量420~480毫米,偏少1~2成。
4.夏季(7~9月):预计总降水量580~650毫米,偏少1~2成。
5.秋季(10~11月):预计总降水量110~130毫米,偏多1~2成。
(三)台风
预计2023年影响我县的台风个数为3~4个,与常年(2.4个)相比偏多,6月可能有早台风影响我县,夏季有1~2个台风严重影响我县。
(四)主要气候灾害分析
1.受拉尼娜事件影响我县冬季气温起伏较大,可能出现较强的寒潮天气过程,对生产生活有不利影响。高海拔山区需防范阶段性低温霜冻天气的不利影响。
2.春播期气温变化幅度较大,3月下旬将出现阶段性不利于春播的低温过程。夏季气温偏高,容易出现极端高温天气。
3.雨季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容易出现旱涝急转。
4.可能有早台风影响,夏季有1~2个台风严重影响我县。
三、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危害性
1.大铭乡辖区内地质灾害主要分布于大铭村、联春村、上徐村、金黄村、琼英村、琼山村、琼溪村等。
2.辖区内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全部属屋后土质滑坡,土方量一般为50—1500m3。
3.辖区内影响滑坡、崩塌产生的主要因素有:①山坡坡度陡,多为25—35°;②滑坡多发区露出的地层多为花岗岩,南园组大山凝灰岩风化物——残坡积砂质(碎石)粘性土,结构松散;③人工削坡建房过陡、坡度多为60—80°(主要因素),以及山地开垦等人类工程活动;④主要诱发因素为台风暴雨,强降雨。
4.辖区内目前发现滑坡14处,大部分处于稳定状态。14处为一般地质灾害隐患点,共危及21户83人(常住14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房前屋后高陡边坡51处,共危及98户400人(常住65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5.各村地质灾害隐患点和房前屋后高陡边坡的位置、特征、成因及防治措施,详见《大铭乡各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
四、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贯彻以“防”为主,“防”和“治”相结合的方针,变被动防灾为主动防治。
(一)组织措施
1.成立大铭乡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该机构对乡内地质灾害和房前屋后高陡边坡防治负总责,具体落实本乡地质灾害的监测、报警、疏散、应急抢险等各项预防措施。
2.目前已明确地质灾害具体责任人与各灾点的监测人,形成了群测群防的网络体系,乡与村、灾户之间签订防灾责任状,从而明确各自的职责。
3.乡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将对各村负责人、灾户进行地质灾害宣传与防治培训工作。
(二)防治措施
目前本乡已查明的14处和房前屋后高陡边坡51处,存在不同程度隐患的地质灾害点,对于严重地质灾害隐患点可根据当地的实际经济情况考虑采取逐步搬迁避让或进行工程治理;一般地质灾害隐患点可采取地表排水、削方减载及坡脚筑砌挡墙等综合防治措施。
在未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之前,我乡目前已查明14处和房前屋后高陡边坡5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都是监测对象,树立警示牌,该牌注明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影响范围、防灾措施及主要监测人、联系电话等。汛期应采取临时避让。
(三)监测措施
1.检测方法:
我乡地质灾害点可采用简易监测法,主要有定期目视检查及安装简易监测设施两种。
定期目视检查要求监测人必须定期对可能滑动山体采取目视检查,尤其在汛期、台风暴雨时,应检查被监测地质灾害点有无其他异常变化。
安装简易监测设施要求在被监测地质灾害点敏感变化部位(如滑坡前缘、后缘及滑体中部裂缝)设立简易固定标尺或抹水泥砂浆以观测其变化情况。主要方法有三种:(1)设桩观测,(2)设片观测,(3)设尺观测。
2.监测工具:简易观测一般采用钢尺、皮尺、三角堰等工具。
3.监测次数和时间:旱季每月观测一次;雨季(5—9月)每10天观测一次,如发现被监测地质灾害点有异常变化或汛期、台风暴雨天,特别是12小时过程降雨量达50mm以上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如每天一次或一天几次)。
4.监测成果分析:每个地质灾害点的监测成果都必须按统一表格填写记录。若监测数据有重大异常时,应首先采取避让措施,并及时向乡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汇报,会同县地质灾害领导小组及有关部门讨论分析,为地灾发展趋势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四)应急措施
1.灾前预报:当被监测地灾点出现异常变化或县气象部门提供的汛期、台风暴雨天气预报时,乡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应及时向上级和各村各灾户传达灾前预报信息,做好防灾准备。
2.临灾应急:临灾预报发布后,预报临灾区应进入临灾应急期。乡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根据职责分工进入应急状态,并启动相应的应急转移方案,及时通知和组织临灾区影响范围内人员和财产进行安全转移。
3.灾后应急:当地质灾害发生后,乡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应迅速派人到现场了解灾情,进行人员抢救和工程应急工作,组织非灾区群众协同进行救援工作,并及时向县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汇报灾情。
附件:1.大铭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2.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
3.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
抄送:县自然资源局 |
大铭乡党政综合办公室 2023年3月17日印发 |
附件1
大铭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 徐良春 乡人民政府乡长
副组长: 林长杰 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成 员: 林乘龙 乡党政办负责人
林亮康 乡自然资源所成员、乡安办成员、驻琼英村工作队
徐福军 乡防汛办负责人、驻联春村工作队
吴泽辉 驻琼溪村工作队
林生泽 乡民政协理员、驻大铭村工作队
寇瑜嫣 驻琼山村工作队
苏桂芳 驻金黄村工作队
陈文娟 驻上徐村工作队
大铭乡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乡自然资源所,办公室主任由林亮康同志兼任。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防 灾 工 作 明 白 卡 编号:
灾 害 基 本 情 况 |
灾害位置 |
|
||||||
类型及其规模 |
|
|||||||
诱发因素 |
|
|||||||
威胁对象 |
|
|||||||
监 测 预 报 |
监测负责人 |
|
联系电话 |
|
||||
监测的主要迹象 |
|
监测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
|
|||||
临灾预报的判据 |
|
|||||||
应 急 避 险 撤 离 |
预定避灾地点 |
|
预定疏散路线 |
|
预定报警信号 |
|
||
疏散命令发布人 |
|
值班电话 |
|
|||||
抢险、排险单位、负责人 |
|
值班电话 |
|
|||||
治安保卫单位、负责人 |
|
值班电话 |
|
|||||
医疗救护单位、负责人 |
|
值班电话 |
|
|||||
本卡发放单位: (盖章) 联系电话:
日期: |
持卡单位或个人:
联系电话:
日 期: |
(此卡发至地质灾害防灾负责单位和负责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印制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
编号:
户主姓名 |
|
家庭人数 |
|
房屋类别 |
|
灾害基本情况 |
||||||||||||||
家庭地址 |
|
灾害类型 |
|
灾害规模 |
|
|||||||||||||||
家庭
成员
情况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灾害体与本住户的位置关系 |
|
||||||||||||
|
|
|
|
|
|
|||||||||||||||
|
|
|
|
|
|
灾害诱发因素 |
|
|||||||||||||
|
|
|
|
|
|
|||||||||||||||
|
|
|
|
|
|
本住户 注意事项 |
|
|||||||||||||
|
|
|
|
|
|
|||||||||||||||
监 测 与 预 警 |
监测人 |
|
联系电话 |
|
撤 离 与 安 置 |
撤离 路线 |
|
|||||||||||||
预警信号 |
鸣锣、广播 |
安置 单位 地点 |
大铭乡人民政府指定地点 |
负责人 |
|
|||||||||||||||
联系电话 |
|
|||||||||||||||||||
预警信号发布人 |
|
联系电话 |
|
救护 单位 |
县卫生局 大铭卫生院 |
负责人 |
|
|||||||||||||
联系电话 |
|
|||||||||||||||||||
本卡发放单位: 负责人: 联系电话: 户主签名: 联系电话: (盖章) 日 期: |
(此卡发至受灾害威胁的群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印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