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出台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办法
时间:2022-01-11 16:10 浏览量:

    近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向社会公布,将于2022年2月1日起施行。

    《办法》总结泉州20年申遗路的经验,立足于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以遗产整体性保护理念为支撑,围绕对泉州世界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活态利用,着力于健全长效机制,促进历史文脉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为创建世界遗产典范城市提供法治支撑。《办法》分五章共三十六条,主要包括总则、保护与管理、传承与利用、法律责任、附则。

    优化保护管理体制

    《办法》遵循属地管理与部门管理相结合的基本管理框架,在第四条明确规定两级政府应当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工作机制,保障工作力量,并将泉州世界遗产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纳入绩效考核、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等评价体系,强化对落实遗产保护责任的刚性约束,形成遗产保护的坚实屏障。

    针对泉州系列遗产跨区域、跨部门特征显著的问题,《办法》第六条规定市县两级政府建立泉州世界遗产保护综合协调机制,统筹协调解决遗产保护利用中县域之间、市县两级以及同级部门间的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等。为了加强部门间在遗产保护方面的密切配合,《办法》还对建立保护协作和信息共享工作机制、组织开展联合执法检查等作出规定。

    突出规划与管理

    坚持科学规划。《办法》第十一条对泉州世界遗产管理规划和保护专项规划的编制内容、编制程序作出规定;为避免出现多规冲突,对涉及泉州世界遗产的各类区域规划、专项规划,提出应当符合泉州世界遗产管理规划和保护专项规划的要求。同时,建立规划定期评估制度,由市文物主管部门每三年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管理规划实施效果进行阶段性评估,为强化规划实施或者修改调整提供依据。

    强化管理措施。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世界遗产保护的要求以及泉州世界遗产保护实际需求,《办法》对设置保护标志、遗产区和缓冲区禁止行为、建设工程审批要求等作出规定;明确建立专家咨询、遗产影响评估、联合技术审查、遗产监测等相关制度,以及对遗产点日常管理、遗产区活动管理等提出具体要求。

    促进历史文脉传承

    为了永续传承并不断深化泉州世界遗产的非凡意义,《办法》确定每年的725日为泉州世界遗产日,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遗产,增强全社会的遗产保护意识。

    针对世遗泉州带来的品牌效益,《办法》提出遵循保护为主、科学合理的原则,推动遗产保护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让遗产在守得住、传承好的前提下,发挥更多的带动效应。同时,支持活化利用泉州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充分展现世遗泉州丰富多彩的历史积淀、以及独特的文化魅力,不断提升世遗泉州的国际影响力。

    引导社会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和共治共享是当代世界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也是国际公约规范的重要内容。泉州老百姓对遗产的热爱和守护已深入人心,这是泉州世界遗产能够历经千年,得以真实、完整保存的重要基础。

    《办法》注重加强公众参与制度建设,包括提起公益诉讼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监督作用,动员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泉州世界遗产保护,推动遗产保护进村(居)规民约、进校园、进千家万户,让遗产成为全社会的重要情感元素。同时,践行申遗惠民的理念,把遗产保护传承利用融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转变成惠民利民的实在举措,明确规定持续做好遗产点周边人居环境改善和公共配套设施完善等,让更多人感受到世界遗产带来的宜居之美、文化之美、品质之美。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