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德化“中国白”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开幕
时间:2023-06-16 19:00 浏览量:

      6月15日,第二届德化“中国白”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颁奖典礼暨展览开幕式在会展中心举行。

      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教授韩景阳,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吴越申,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陈钢,市领导洪自强,县四套班子领导黄文捷、方俊钦、王传敬、陈维启等参加开幕式。


      县委书记黄文捷在开幕式上致辞,黄文捷说,希望广大陶瓷艺术家能够借助德化“中国白”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这个平台,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艺术高峰,努力创作更多具有传统文化魅力、独特艺术价值和富于创新精神的精品力作,共同把“中国白·德化瓷”推向新的高度。


      活动为第二届德化“中国白”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特等奖、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技艺传承奖、工艺创新奖、评委特别奖获得者颁奖。李钱金的《视八罗汉》获得特等奖。

      特等奖获得者 李钱金:我的(作品)取材传统的十八罗汉,结合当代的电视媒介呈现,运用了浮雕、浅浮雕、高浮雕、圆雕的表现手法,去表达18个人物的层次感,内在是人物各有的组合形式,电视是我们生活当中,就是我们所常见的视、十结合,所以我的作品名字叫《视八罗汉》。创作是用主体印坯,然后人物与动物都是后面用孤品的方式去呈现,最后这个上色是我们茶渍去上的。我大概描了六个月的时间,可能到现在还得去探讨、去创新,然后去尝试,这是一直以来创作的思路。

      活动中,县政府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杨帆、中华文化促进会古玩城联盟签约。据悉,县政府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杨帆拟合作成立德化陶瓷艺术设计中心,这是集陶瓷艺术设计、产品研发、文化交流一体的综合性机构,旨在推动德化陶瓷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推进德化陶瓷艺术设计提升和产业发展。县政府将借助中华文化促进会古玩城联盟遍布全国各地会员单位的优势,在全国各地古玩市场建设“中国白·德化瓷”推广展示中心,传递好声音,讲好陶瓷故事,共同促进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发展。

      本届双年展作品征集于2021年3月份启动,2022年8月31日报名截止,报名总数1465人,共有1946件作品,较第一届增加550人、616件,作品来自俄罗斯、瑞典、捷克、日本等国家和我国29个省份及自治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钟汝荣:我是从佛山石湾来的,这次的中国白双年展,我觉得就是比以往这些参展的这些作品种类比较多。来自全国的各地方的产区,包括大专院校,其他的这些做陶瓷的设计的,都在今年2023年的这个中国白双年展展示出来,而且它水平我认为,比较高的一届。我看到很多作品都是比较新鲜,在创意,特别是在观念方面都是比较新,既能继承传统,也创新。整个展览的整体水平都很高。

      据了解,265件入围作品展6月15日至7月5日在会展中心集中展出。参展作品类型涵盖所有中国传统陶瓷工艺品类,呈现出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丰富多彩的面貌。它们继承了中国传统陶瓷的精神,具有鲜明的地方工艺文化特色,同时又带有艺术家本人的个性化特征。现场,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优秀作品,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一件件既有传统写实,又兼顾写意抽象,理念新颖、题材广泛,手法独特、意蕴悠长的作品,引得众多参观者驻足欣赏。

      游客 范海峰:感觉就是形式比较多元化,然后各种各样的,有些工艺上比较有出彩,有些是创意题材上比较出彩,然后还有些就是在写实、造像上做得很有特色,然后材质上也各有千秋,蛮丰富的、挺多元化的。

      游客 曾丽红:我最喜欢的就是面前这件作品,因为它把德化陶瓷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白瓷的温润如玉,白如雪,薄如纸,都体现在这件作品上面,所以说我非常的喜欢这个动态,很灵动,很生动,非常喜欢这一件作品。

      作为两年举办一届的高端陶瓷艺术赛事,双年展以“弘扬匠心,致敬传统”为主题,是立足传统继承、对标国际艺术高端赛事而搭建的传统陶瓷艺术竞赛交流平台,也是国内首个以“传统陶瓷艺术展览”为概念的活动,旨在弘扬中国传统陶瓷文化,用艺术为社会赋能,以艺术推动人类创新进步,激励陶瓷艺术家勇于探索,创造既有深厚的传统意蕴,又有当代文化精神的陶瓷艺术作品,倡导工匠精神,传递创造智慧,增强文化自信,为传统陶瓷艺术的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为配合本届双年展,还同期举行了特邀展。特邀展展出国内各大院校教授、国家级陶瓷工艺美术大师49件作品。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